查看原文
其他

舆评丨“错在哪,改在哪”是处置《中国好声音》舆论风波的最佳选择

墩爸 墩墩舆情课工作室 2023-12-28


大家好,我是墩爸。
刚刚,浙江卫视正式官宣《中国好声音》节目暂停播出。
我想这才是处置这个事件正确的打开方式,这是因为一个舆论热点能够持续发酵这么长的时间,且社会反馈会呈现出这么集中的负面特征,除了热点本身可能自带一些话题性、争论性、敏感性等因素外,涉事主体自身也一定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也就是说,在这些问题没有得以根本性解决的情况下,舆论风波往往难以自然平息。

按照我对官方的理解,节目暂停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意味着对节目背后是否真如网爆那样存在“给钱转椅”“中饱私囊”等暗箱操作的彻查已经开始进行。对此,大家不妨等等后续消息。
说到底,《中国好声音》其实就是浙江卫视搞的一个商业性节目,只不过是因为第一期包装得太过成功,在给很多平民出身的年轻人提供了“一步跨入娱乐圈一线”“瞬间成为大明星”的可行捷径,以致于给人们形成了得到《中国好声音》舞台认可就是拿到了顶级歌手权威认证的观感印象,吸引了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报名参加,而其中大多数都或多或少地抱着“一秒入圈”“一歌封神”的幻想,一步步地形成了一股期望在这个商业平台获得成功的强烈心理预期。而当这个正向的心理预期与网曝节目疑似存在“给钱转椅”“中饱私囊”等暗箱操作形成强烈情感反差时,再加上李玟因抑郁去世的叠加影响,由此便在社会舆论中形成了由压抑、不满、抵触等大量消极情感元素构成的对峙力量,产生了对峙节目、对抗卫视的舆论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要让舆论讨论一直都能保持在“有什么错,纠什么错”“错在哪,改到哪”这样的理性轨道上并不容易,戾气十足的攻击性言论往往只会加剧人群对立和社会撕裂,对于事情得到真正的解决往往于事无补。当然,要做到这些,并没有说得那么容易,这里面除了卫视自己要有正视问题、整改问题等积极态度外,作为理性舆论的构建者、贡献者,我们每一个人在给出真实观点的同时,也要懂得尽可能地用一些中性偏柔的语言去调适舆论中正在形成的戾气,以避免因为攻击性语言权重超过舆论阈值而诱发线下一系列负面连锁反应的情况发生。这也是政府、媒体、网民共同努力、同向而行作用的结果。
回到舆论话题本身,我其实有一种隐隐的担心,尤其是像《中国好声音》这种关注度高、讨论量大、争论性强的娱乐类话题热点,这种担心会更加明显
一是因为娱乐类舆论话题讨论的参与人群越来越低龄化。综合以往类似热点可以发现,参与人群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年轻化特征。特别是那些原本应该在学校奋发读书的初中生高中生,却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花在饭圈打榜、娱乐选秀、花钱刷票等这些没有多少意义的行为上,娱乐至死的危险性苗头正在向我们孩子不断靠近,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苗头。我们知道,青春不复返、光阴不回逝,如果这些才读初中、高中年纪的低龄化人群,一旦因为这些沉迷于娱乐圈的种种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错过了这一人生关键节点,总有一天他们会悔不当初。
二是因为社交圈层影响下的排他性戾气越来越严重。社会学中有一个十分著名的“椭圆形结构”理论,认为社会分配呈现椭圆形状态时,社会相对最为稳定。舆论领域其实也是如此,只有中间持柔性、温和观点的人占据大多数,通过舆论交流逐步建构共识观点的可能性才最有可能,对社会的发展才最有利。然而,在当下微信、小红书、b站等多元舆论媒介的作用下,因一致兴趣、共同爱好而形成的网络圈层现象越来越严重,更易形成“情感抱团”和“观点抱团”,对内相互抱团、对外一致反对的排异性特征越来越明显,舆论场域中“一言不合就开撕”、“一语分歧就互攻”这样的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非对即错情况正在高频出现,这是一个需要引起高度警觉的信号,如果舆论场域中表现出要么“0”、要么“1”的排异性观点的人越来越多,后果可想而知。
三是因为年轻群体情绪化而冲动的行为本能往往会被利用和鼓动。激情澎湃、情感真挚,是年轻人最大特点和优点,但一点就炸、被情绪所左右,也是他们的共性特征,这就意味着一旦受到网上不良言论煽动和蛊惑,他们最容易群情激愤而盲从参与,很可能让原本相对简单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被带歪走偏,走向极端化,这是一道越来越迫切的必解之题。
对此,我相信你们应该也会有所感觉。
本文终。
欢迎大家订购这本可以帮助大家建构舆商思维的实战工具书籍,如需订购,可以点击微店链接咨询客服事宜。
没有经常点“在看”的,可以请将“墩墩舆情课工作室”加为星标。每次看完后别忘记点下“赞”、“看”!

1.舆评丨“清廉餐”被问责的宣传工作警示

2.舆评丨为什么内部信息总是容易外泄?

3.舆评丨舆情“洁癖”的错误舆论观需要纠正

4.舆评丨关于及时开展存量涉低级红高级黑信息处置的提醒

5.舆评丨萧山发布这份处置通报下的主动姿态需要推广

6.舆评丨“病毒入侵”的解释加剧了这个不雅信息事件的不信任感

7.舆评丨“以网对网”才是处置这类负面风波的正道良方

8.关于开学季的舆情风险提醒

9.舆评丨人们质疑11万跟评的深层次原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